客户专线:0791-88296008

2007年书籍ISBN码执行新标准 “10”位ISBN码退位,“13”位ISBN码登场
发布时间:2011-06-16 16:13
     新版《中国标准书号》实施和中国标准书号升位工作是目前出版业关注的课题之一。由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和总署条码中心举办的2006年全国书号条码工作会议10月25日至26日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与2006年全国图书出版管理工作会议套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会议旨在部署升位后新版《中国标准书号》的实施、使用和管理工作。据悉,《中国标准书号》(GB/T5795-2006)国家标准已于今年10月18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中国标准书号将与国际同步从10位升至13位。
 
    邬书林在讲话中强调,国际标准书号标准的修订和书号升位,对全世界出版业和我国出版界都是一件大事,是关系到出版业管理和出版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执行书号升位,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第一,正确认识中国标准书号的使用和管理意义,条码的顺利升位是维持中国出版业正常秩序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形象;第二,高度重视前一阶段中国标准书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争取通过新标准的推行加以克服解决,并借新书号的推行,对中国标准书号使用情况进行清理;第三,要完善制度,坚决贯彻、严格执行新标准,做好中国标准书号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第四,中国标准书号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是中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将出版物元数据做好,实现一次编码全程享用。
 
    会上,总署条码中心主任齐相潼着重介绍了新版《中国标准书号》修订情况、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有关部门负责人还就新版《中国标准书号》的实施、使用和管理作了讲解和答疑。 (姚贞 冯威)
 
据中国新闻出版网
 
相关链接:
 
2007年书号执行新标准 “10”退位“13”登场
 
  2005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新版国际ISBN标准即ISO 2108:2005《信息与文献——国际标准书号(ISBN)》,该标准规定新的13位国际标准书号的执行日期为2007年1月1日。
 
  ISBN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它是英文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缩写,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不含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如期刊)代码,即出版物的身份证。因为一个出版物按照ISBN取得的编号,将自始至终伴随着该出版物从编辑制作到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ISBN清晰准确地辨认所有非连续出版物——书籍或其他形式,并通过ISBN的信息知道该出版物所属的国家或地区或语言。一个ISBN只能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
 
  ISBN 标准对世界图书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建立目录档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出版、发行和管理的角度看,ISBN标准不仅是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分类系统的关键数据,也是方便版权管理和监视销售数字的关键环节。因此,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然而,由于该系统创建时只考虑到了印刷类出版物,随着电子及多媒体出版物的出现和出版业的蓬勃发展,ISBN 系统的编号容量正在迅速减少,其速度并不亚于当年该系统的推广速度,远远超过了该系统设计时的预想消耗速度。
 
  需要促使ISBN增容
 
  我们目前使用的ISBN标准是由10位数字组成,系统编号的理论容量为10亿。这个容量看上去似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实际上,ISBN的内部结构限制了系统的有效容量。例如:ISBN 7-5064-2595-5,这是一本图书的ISBN标识,该标识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7”是“群体识别号”代表语言区域或国家,由国际ISBN中心分配。第二部分“5064”是“出版者识别号”代表出版者,由ISBN组区中心根据出版者预期出版量的大小分配。这种在10位数字范围内将成段的号码分配给具体组区和出版者的分配方法限制了ISBN系统的总容量。如果ISBN只是 “默认编号”(也就是说,它不包含任何意义),那么,整个ISBN系统所有未被分配的编号都可以用来调剂分配,但由于该系统划分为预先设定的ISBN区域,则许多号码就不能调配使用,比如:中国的“群体识别号”是“7”,允许编号1个亿,从目前编号的消耗速度预测,20年内不会发生危机,但是这些未分配的号码已经限定了区域,其他区域是不能使用的,所以ISBN系统的实际容量也就小多了。也就是说只要ISBN系统内的任一区域出现了编号短缺,都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另外,10位数的结构也限制了系统的发展,它只能容10个亿,超过10个亿时系统将无法编号。
 
  13位ISBN标准解决难题
 
  新版国际ISBN标准修订的目的是全面提升ISBN系统的编码能力,标准中详细规定了ISBN的基本形式、分配规则以及ISBN系统的管理,使在出版业成功运行了30余年的系统走上一个新的平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地保障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新版国际ISBN标准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1)、增加ISBN系统的编号容量和出版物的范围,第一版的国际ISBN标准(ISO 2108:1972),只是用来为印刷版图书编号,而新版国际ISBN标准适用于各种作品形式(例如,精装、平装、盲文、录音带、视频、在线电子出版物等)、各种电子出版物格式(例如,“.lit”,“.pdf”,“.html”,以及“.pdb”等),而不仅仅是印刷版。(2)、确定了与ISBN编号相结合的元数据以及它们的关联方法。(3)、确定了ISBN分配与使用的规则。(4)、确定了分配ISBN的权利和ISBN系统的管理。(5)、明确了ISBN系统的费用收取问题。
 
  13位ISBN的结构
 
  10位数的ISBN由4部分组成,它分为组号、出版者号、书序号、校验号。比如:ISBN 7-5064-2595-5,“7”是组号,代表中国;“5064”是出版者号,代表出版社,由中国ISBN中心根据出版社预期出版规模的大小分配;“2595”是书序号,“5”是校验码。
 
  13位数的ISBN分为5部分,即在10位数前加上3位ENA(欧洲商品编号)图书产品代码“978”,这样书号标识与物品标识就完整结合在一起了。上面的ISBN 编号显示为:ISBN 978-7-5064-2595-7。
 
  条形码显示为:
 
  校验码将根据前面的12位数而不是9位数计算得出。13位数的系统与10位数的系统是兼容的。为了使系统资源供给充足并且能连续不间断地运行下去,同时为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进入出版界成为可能,在“978”用完后,可以用“979”“980”或者……, 这样,EAN产品代码成为了ISBN的一部分,13位数的ISBN系统就与国际供应链上的EAN-UCC系统完全吻合了,出版物从此不再作为另类产品有独立的渠道发售,而是作为产品的一个分支存在,在贸易上的运做更容易进行,同时也可以预防任何可能的混淆、重复和错误的问题。
 
  我国于1991年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1993年开始在出版物上使用条码,预计新标准的实施将不会给出版业的各个环节带来障碍。
 
  修订ISBN标准是ISBN系统管理方式改革的一个契机,ISBN系统的发展如同生命一样有成长周期,ISBN系统在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后,应该有更科学、更规范、更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以维持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2007年1月1日,新标准将全面实施。
 
据中国ISBN信息网  



立即预约软件产品免费在线演示

致电软件顾问,为您线上服务

18879163637

江西图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5-2024 版权所有 赣ICP备19010459号-1
Copyright ©2015-2024Tuk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544693105@qq.com

全国服务热线:0791-88296008

QQ:544693105

公众微信号